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王**,1933年12月出生,**省**县人,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从**市第三军械学校毕业,3月份参加抗美援朝,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2月退休移交至**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
87岁的王**是有着30多年军旅生涯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退休前任北京军区**综合仓库主任,现居住在经开区干休所路金地家园。退休后的王**一直发挥余热、服务社会,为军休一所的建设、为党和政府的事业尽自己的努力,真正做到了“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展现了一名老军人老党员的高尚情操。
老骥伏枥,奏响军休和谐音
休养期间,王**历任了军休一所党支部委员、管委会成员、管委会主任等职务,充分发挥了休干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在做好老干部支部、管委会的日常工作之余,他坚持节日走访,了解军休干部所想、所需、所求,特别是对高龄、独居、孤残老人、军休干部遗孀给予了更多的关爱,不管是给80岁老人贺寿,还是探望住院军休干部,他总是与工作人员深入到一线,对离休干部、患大病重病的老人、空巢老人、无工作遗孀进行家访和慰问帮扶;
对住院的老同志送温暖到病房、到床头;
对集中居住的患大病重病的老同志实施邻里结对帮扶;
为军休干部、在乡复原老军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平时,他总是对军休干部说:“我的电话是24小时开机的,有任何困难、任何想法都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了军休干部们的贴心人与暖心人。
热心公益,谱写人间大爱曲
王**热心公益事业,每当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刻,他都会尽其所能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尽一名党员的绵薄之力。多年前王世杰从报纸上得知我国大约有500万盲人,而等待眼角膜的病人有300万人,一对眼角膜可以让2至7人重见光明。当即他便有了捐献的愿望,2014年12月王**成为了“捐献眼角膜,光明留人间”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大爱延续光明,他的精神绽放出了最美丽的火焰。
不忘初心,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拥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么关键的时刻也帮不上什么忙。这点钱,就给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同志们买点防护用品吧。”军休干部王**说完后主动拿出1万元现金,请求该所党总支帮忙交到上级党组织党费专户上,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问及他为何有这种举动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我每天从电视上了解疫情的发展,关注国家抗击疫情的动态,一直为此揪着心、拧着劲。在国家和人民危难的时刻,我虽然不能亲身到一线去,但还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王**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助人为乐、忠厚善良的高尚品德,诠释了军人的坚定信念,他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生的华美乐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就是军休干部王**的最好写照。
篇二: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王**,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四级高级警长。
2006年9月,王**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市公安局**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社区民警。15年来,王**同志用热心、耐心、细心、专心、真心搭起了与辖区群众的连心桥,真正实现了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度高。
心系群众冷暖,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王**管辖的警务区共有3个,由于大部分小区都是开放式老旧小区,日均人流量大,治安状况较为复杂。为此,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对社区居民挨个调查走访,以辖区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在辖区走访巡逻时共计帮扶辖区群众11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60余起,破获各类案件86起,有效保障了辖区的安全稳定。
2012年8月,王**了解到其辖区内有一名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的梁某。为防止梁某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王**多次找到梁某及其亲属,做了大量思想工作,鼓励梁某重新融入社会。在王**的鼓励和帮助下,梁某积极面对生活,通过不断努力成为了某品牌产品的区域代理人。
带头冲锋,坚守疫情防控一线。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同志主动担当,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坚持每日走访排查、安全宣传、巡逻防范,摸清辖区各类疫情风险,全力守护辖区平安稳定。为了尽早完成走访,他和同事每天早出晚归,对辖区人员进行认真排查,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防疫任务。在疫情面前,他没有忘记自己身为一名老党员、老民警肩负的责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身作则,他无私无畏的精神感染着每位民辅警,也感动着身边的群众。
篇三: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曾在空军和陆军航空兵部队服役17年,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转业后长期扎根在基层派出所,一心为民,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帮助34个“黑户”解决户口问题,被群众誉为“黑户终结者”。他叫沈**,一名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勇于担当的模范公安民警,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跨越1800公里,为群众圆梦不停步
在为张某秀“圆梦”的背后,是沈**跨越多省,进村入户,一路颠簸,不解决问题不停步的初心和使命。
张某秀老家在贵州,40岁时嫁到了**,因为没有办过结婚证,30多年过去了,一直没能办理落户。她的女儿找到沈**,希望帮助解决母亲的户口难题。沈**一听就将这件事放在了心头,为了帮张某秀办理户口,他连续奔波近12个小时,跨越1800多公里,赴贵州开展工作,为群众张某秀成功办理了身份证,圆了“落户梦”。
“我回老家三个月都没有办好的事情,没想到沈警官用3天多的时间就帮忙办好了……”拿着有生以来第一张用自己身份证购买的飞机票,张某秀紧紧握着沈**的手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七月一日获“重生”,流浪汉永远记党恩
在一次下村走访中,沈**了解到现年73岁的流浪人员王某利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病,因其没有户口,基本的医疗保障无法享受。对王某利来说,最迫切的需要就是能有户口,能享受医疗保障。
“不论他是什么身份,只要他有困难、有需要,我们就要尽全力去帮助他”,沈**下定决心要为王某利解决好户口问题。经过采集DNA血样、指纹,摸排比对全国失踪人口信息库,先后前往其住过的猪圈、废弃厂房等场所,向周边群众调查取证,终于形成可靠的证据材料。
由于王某利的出生年月无法考证,在确认“新”的生日时,王某利主动要求把生日定为7月1日,表示党和政府给了他“重生”,要永远铭记党的恩情。后来,沈**又主动牵头对接居委会、民政部门,帮助其完成了落户相关手续,并办理了“五保户”,为其申请入住社会福利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了他的衣食住行问题。
事不避难,为民所想,来之不易的“母子”团聚
原籍贵州织金县的村民罗某妹,30年前离乡来到****打工。办农保、办低保、买车票、进厂打工……近年来,罗某妹发现没有身份证越来越寸步难行,在与丈夫几次回原籍尝试办理户籍无果后,罗某妹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沈**身上。
沈**着手调查后发现,罗某妹原户籍地信息清楚,按照户籍落户原则,只需要本人到原籍办理落户和户口迁出手续即可。
但现实情况是,罗某妹家境贫寒,儿子刚考上大学,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去贵州办落户,来回路费加上其他开销,至少要花费1。5万元,对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沈**灵机一动,是否可以采取本地补录的方法办理落户呢?本地补录需要原籍地提供原始档案,但委托原籍地派出所查询后,发现罗某妹并无原始档案,只能从其他证明入手。
在证明材料收集过程中,沈**与当地派出所负责此事的民警耐心沟通,让原籍地村委出具证明,证明罗某妹为当地人、外嫁**,并出具家人及介绍人具体情况,再由当地派出所出具罗某妹未办理过身份证的证明……没有既定的模板,两人只能不断摸索前进。前后耗费4个多月时间,罗某妹终于拿到了身份证,成了“有身份”的人!
罗某妹夫妻乐呵呵地去领取了结婚证,又陆续办了低保、农保。“可以去看上大学的儿子了”,罗某妹终于圆了一个心愿。
个人简介:沈**,男,中共党员,1966年3月出生,1984年10月入伍,2000年9月转业。**县公安局**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从警以来,荣立个人嘉奖5次、个人二等功1次,优秀公务员1次,曾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最美浙警、**骄傲、**好人、**好人、**省最美公务员等荣誉,2021年被评为**市最美退役军人。
篇四: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刘**,男,**县人,中共党员。1980年9月出生,1998年10月参军,2013年返乡创业,创办了**县工商联养殖协会并当选会长,是**县工商联执委,**县十届政协委员,2019年荣获“**市优秀退伍军人”称号。
一、返乡创业,发展“羊”企业
2013年12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刘**成立了**县康盛牧业有限公司,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分割四轮驱动格局,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舍饲养羊企业。2021年11月底营业收入达到39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
二、勇于创新,引领“羊”产业
饲草科技种植形成示范性。在河北省农业大学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刘**将饲草科技种植形成示范性,以种植燕麦草、谷草、苜蓿为主,种植饲草6800亩。燕麦草年产量2500吨,谷草3000吨,苜蓿500吨,可供羊的散养饲料。他创建了一条生物质羊粪有机肥生产线,有机肥年产量达到12000多吨,为退耕还草提供了肥源。
标准化养殖场形成引领性。牧场建有2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年静态养羊存栏3万只,年循环养殖能力达到12万只,是省畜牧兽医局认定的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刘**还引导15家较大规模养殖场向企业模式转化,26家小群体养殖户向合作社模式转化。
屠宰加工收购形成保障性。2020年在**县经济开发区,刘**安装了国内先进的自动化屠宰、分割两条生产流水线,生产工艺设计国内一流。刘**想群众之所想,与养殖户签订了以市场价收购的购销协议,消除了养殖户担心养羊销不出去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养羊的积极性,形成完整的肉羊收购保障渠道。同时,他还强化外部羊源扶持,发展了30户养殖大户,80户养殖中户,每年为养殖小户提供种羊达到3000只,每年为公司提供羔羊2万多只,肉羊5万多只,形成完整的肉羊供给保障体系,推动了**县肉羊养殖的发展。
三、扶贫济困,乐当“羊”家人
刘**从成立“羊”企之日起,就乐当“羊”家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他参与社会各种捐款36。8万元,同时还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中,解决固定就业岗位66个,季节性就业岗位50个,引领4个乡镇,72个村5203户9725人如期脱贫;
他组织退役军人组建起冷链运输车队;
在拓展乡村振兴工作中,他向全县农户发出“助力农户羊业发展,公司提供全方位产业链服务”的倡议,建立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篇五: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在工作单位,柳**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好员工,有着军人吃苦耐劳的作风;
八小时工作之外,他是一名资深的公益人,身兼数职,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奔走忙碌,不计报酬、不图名利,有着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十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不忘初心
2008年,柳**利用网络平台创立了“爱飞扬”公益团队。2013年,“爱飞扬”在市慈善总会成功注册。2017年,“爱飞扬”公益事业促进会成立。目前该团队已拥有“爱飞扬助学”“公益小天使”“困境儿童焕新”“小候鸟”“周末陪伴”等志愿服务项目,为困境儿童、助学外来务工子女、独居老人等提供服务。如“小候鸟”成长营项目,以外来务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累计有5000余名学生受益,2017年被**市民政部门评为品牌公益服务项目。“爱飞扬助学”项目不仅帮助**地区贫困学生,还在贵州江西坪小学成立了“爱飞扬”班,在拉萨德吉孤儿院建立了“爱飞扬”图书室,在藏区格萨希望学校长期开展“免费早餐”公益项目等,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受益学生累计7199人次。
十三年间,“爱飞扬”公益团队开展了近千余次公益活动,近65000人次参与,累计服务时间近200000小时,成为活跃在**地区最为重要的民间公益实体力量。
铁肩担道义,直面疫情勇挑重担
2020年,在抗疫战斗中,“爱飞扬”坚定地担负起市本级抗疫志愿者招募重任,第一时间招募1011名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安排志愿者280余名,分赴**高铁站、各高速路口、省界卡点进行24小时值守,守好第一道防线。同时安排志愿者在全市9个大型商场超市门口为市民免费发放口罩,并积极参与各社区防疫工作,为孤寡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全方位、多手段守护社区防疫“最后一公里”。
整装再出发,奋进前行永不停步
“爱飞扬”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为千万爱心人士进一步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十三年来,柳**始终发扬军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作风,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奋力前行,成为湖城民间慈善公益的标杆。如今的“爱飞扬”,公益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并顺利承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的运营。它将始终践行“促进全民慈善,推动有效公益”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种下善的种子,开出爱之花朵。
个人简介:柳**,男,中共党员,1975年11月出生,1996年11月入伍,1999年11月退役。**省能源集团员工,**市退役军人慈善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市青联常委、**市爱飞扬公益事业促进会会长、**区爱飞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市少工委委员、**省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理事、**省慈善联合总会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市慈善总会志愿服务部部长、**市志愿者联合会理事。曾荣获首届**省五星级义工、**省十大杰出义工、**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市慈善模范奖、**市第三届**慈善奖之志愿服务奖、**好人、最美**人提名等荣誉,2021年被评为**市最美退役军人。
篇六: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马**,男,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市市委办干部,现任**区**乡**村支部书记。他不怕苦累,扎根山区,踏实苦干,守正创新,将原来的“落后贫困”村转变成了极富凝聚力、发展力的脱贫先进村。
马**出身农村,13岁丧母,16岁父亲离世。遵照父亲遗愿,他参军入伍。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还被授予“天津市政府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优秀干警”荣誉称号。为更好服务农村,他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积极响应号召到村任职。
多方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多方争取,马**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建强了党建阵地;
上任伊始,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买了水泵,出钱组织村民挑渠引水浇地,确保村民如期耕种。同时,他积极与帮扶单位河北大唐**热电公司和**国大电器有限公司对接,争取帮扶资金37万元;
新建U型槽1200米,新建磨面坊1座,在村内主要路口和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5个,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争取帮扶,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明确重点,做好户内脱贫。通过政策兜底、设置巡河员、护林员等生态扶贫公益岗位、实施帮扶救助、进行光伏分红等举措,圆满完成了贫困户脱贫的任务。同时,他对村内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关注,进行经常性的走访和针对性的帮扶,避免其再次返贫。二是规范管理,建立村集体资产机制。他将多年来未履行义务、未缴纳承包费的集体机动地、果园等集体资产全部收回,并进行重新发包,彻底理顺了集体与承包人的关系,化解了多年来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三是强基固本,完成香椿基地建设项目。2020年,他积极与帮扶单位大唐**热电公司对接,争取帮扶资金30万元。2020年,以村集体的2亩耕地为中心,又成功流转了农户的8亩耕地,完成了香椿采摘园项目一期建设。四是凝心聚力,积极争取企业帮扶。在脱贫攻坚中,马**积极与**国大电器联系,将闲置土地租赁给该公司,增加村集体经济6万元,助推了脱贫攻坚的决战胜利。五是引资入股,助推脱贫攻坚。通过积极争取,马**将河北大唐国际**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捐赠的帮扶资金30万,入股到**旭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旭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生产。投资本金仍归**村村委会所有,投资年回报率7%,回报收入全部归**村集体收入。
为了顾“大家”,他选择了舍“小家”。2018年妻子怀孕在身,他顾不上照顾,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上;
2019年儿子小考,他顾不上辅导,全力忙着村集体发展;
为了服务乡村,他选择了奉献自我,正是凭着“五加二”“白加黑”的干劲,**村实现了赶超跨越。
**村支部在2019年7月被**区委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支部”,而他也从一个机关干部变成了村民关心拥护的领头人。
篇七: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付**,男,汉族,中共党员,49岁,**镇卫生院干部。
2016年3月,付**进驻**县**镇**村,任工作队队员。2018年初,被重新选派驻**镇**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付**接手驻村工作时,其年迈多病的老父亲也需要有人照顾生活起居,付**也曾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顾了“大家”舍了“小家”。他把老父亲送到县里的幸福院,自己安心驻村工作。
**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146人,贫困发生率12。98%。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在家种植大田,几乎没有其他产业支撑,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几千元。村民住房破烂不堪,基础设施差,“春冬沙进窑,雨天出不了窑”。2016年,**村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
把脉问诊,开出致富“良方”。驻村后,付**和村干部白天走村入户,“望、闻、问、切”;
夜晚聚精会神,“研、磨、诊、断”,“5+2,白+黑”整整一周的时间,**村致富脱贫的“药方”开了出来。之后,他积极与镇领导、扶农办、局、院单位领导进行多次沟通,完善产业项目,多方争取资金。五月初,蔬菜种植、吊蔓西瓜、恒温库建设、土地流转、危房改造、村卫生室建设等等,一个个项目铺展开来。
节骨眼上,县幸福院打来电话,付**老父亲病重,大小便不能自理。队员们让他请假回去照顾老人,他说:“节骨眼上,我能走开吗?”。他在县城为老人配好药后,把老父亲接到了村委会,亲自为老人扎针输液,服侍大小便。一边尽孝心,一边抓扶贫……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2018年,付**帮助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240亩,收益6万元;
完成危房改造13户,现已全部入住;
通过劳动就业培训,有53户53人在外打工就业;
本村设立护河、护林、保洁等公益性岗位16个,安置14人,增加收入52600元;
争取到扶贫资金400万元,建成一座恒温库,并以租赁方式出租,让所有贫困户人均收入达500元左右;
为该村道路硬化达600多米,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安装了50盏路灯,亮化了村庄道路;
修复了350米饮水管道;
四个村安置8个垃圾桶……
作为卫生系统派出干部,健康扶贫,义不容辞。他先后多次协调县医院、镇卫生院为每位村民免费体检两次,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全覆盖,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建档立卡户83户139人免交合作医疗,办理慢性病卡3户3人,住院报销36户36人,共计3612。45万元。通过摸排,有个别老人常年吃药,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付**个人出资为**村老革命军人陈万山等3户老人买棉被、棉衣、棉裤、买药、办慢性病卡等;
为贫困户肖利军置换假肢;
他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王恒做鸡眼手术,节约手术费用500多元。
“一剂良方治贫疾,一颗真心暖百家”。付**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让全村贫困户(83户139人)全部脱贫。2019、2020年省市验收组到该村验收,驻村工作队各项工作得到了验收组充分的肯定。在市、县组织的对驻村工作队考核中,付**带领的驻村工作队,群众满意度三年都是100%,付**也被**县**镇党委、镇人民政府评为2018年度“真情帮扶标兵”,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评为2018年度“张家口市优秀退役军人”。
篇八: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他是社区里的一个普通党员,却用共产党员的担当树立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榜样;
他是一位普通的退役军人,却用退伍不褪色的风采擦亮了党旗上镰刀和斧头的金色光芒。
他就是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十届党代表白**——**桥东区人保东辰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
风口浪尖彰显军人本色。**桥东区人保东辰家园属于老旧小区,环境脏乱,违建丛生,车辆被砸,盗窃猖獗,一夜8户居民被盗,40余万元财务丢失。人保东辰家园小区成为**最乱的小区,也成为无人接管的“烫手山芋”。
通过居民推选,社区走访,居住在小区里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白**在风口浪尖被推选了出来。他开启了业委会管理小区的先河。一夜之间小区土地平整了;
一个月内,106个停车位规划出来,9个自行车停放区新建起来,24个单元楼道粉刷、玻璃清洗,楼体外部排水管升级改造;
一年内,配置1处自助洗车房、2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站、5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建2个门卫监控室、安装车辆出入自动识别系统,40个360度无死角高清摄像头全覆盖、改造24个单元智慧门禁系统,实现治安案件零发生。从此,白**用一名退役军人的气魄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信任。
党旗在小区上空高高飘扬。2020年,为落实市委组织部的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要求,小区党员全部纳入小区党支部,分设楼栋党小组,每个楼栋设置信息公示牌,居住小区里的军级领导、处级领导都成了在部队时只担任过班长的白**的“士兵”。2018年,小区成立了112人的第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其中党员102名。小区的安防巡查、绿化清理、环境卫生整治,处处有党员志愿者的身影。疫情期间,党员带头参与防控,居民自发捐献消毒液、喷壶、洗手液、口罩等防疫物品,自愿捐款45000元。随后,又相继成立了2支志愿者服务队——“红白理事会”和“白**民事调解工作室”。
白**用一名党员的担当把握着小区发展的时代脉搏。
军人的风采在党旗下闪光。海棠花开了,山楂树红了,500棵绿植花卉温馨着小区的每一寸肌肤;
14个文化窗构筑的文化走廊营造出小区的文明素养;
扫码入网智慧普法系统入小区成为全市首发,也成为司法部5个司法行政的典型之作。
市委韩占山书记来小区参观,召开“创城”观摩会;
市委书记武卫东陪省委组织部领导来小区视察;
省民政厅领导来调研;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聘来小区调研兵支书建设及枫桥经验推进会。他们来参观老旧小区管理模式,学习老旧小区“自管自治”经验。
白**荣获2021年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十届党代表、市优秀共产党员、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篇九: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双**,男,1965年8月出生,**万全人,现任中共**市委政法委员会四级调研员。
该同志2006年从部队副团职岗位转业地方工作以来,在市委政法委一直从事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工作,15年如一日,工作吃苦敬业,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安保任务,多次立功受奖,2018年被评为**市“优秀退役军人”,三次驻村扶贫帮扶,被省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舍小家顾大家。该同志曾参与了全市奥运安保、国庆安保、建党100周年安保、申冬奥安保等多项安保工作,多次陪同省下派各市督导组对全市安保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特别是今年开展政法系统教育整顿期间,市委领导安排负责教育整顿工作,他克服了工作协调难度大、无法照顾家庭的困难,从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四个多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省指导组的肯定。下半年,他积极参与冬奥会安保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为冬奥会筹办社会面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该同志于2013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怀安县西沙城乡水闸屯村;
2016年、2017年主动申请到张北县郝家营乡察汗囫囵村精准扶贫,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兼第一书记;
2019年又被指派到蔚县涌泉庄乡弥勒院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通过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强班子带队伍、建台帐、精准施策、上项目、谋发展,主动协调资金,改善村委会基础设施。他还给村里接通自来水,修进村道路,开展危房改造。争取资金700余万元,建成了200KW村级光伏发电站和一座8门恒温库,使村民年年有分红,上千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篇十:2022最美退役士兵主要事迹简介
辜**,男,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县疾病预防中心党支部委员、慢性病防治科科长。
1999年12月入伍,2001年12月退伍。2002年9月加入卫生防疫队伍,18年来先后从事驾驶、检验、后勤基建、慢性病防治等工作,政治立场坚定,专业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2013年获**县疾控中心“4。20”芦山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18年荣获**县卫计系统“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暨窗口服务行业“三个好”服务明星二等奖;
2019年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先进个人。自新冠疫情以来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勇当“五大员”,2021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疾控工作者、一名退伍老兵的初心和使命。